功能

羅伊特提供眾多產品使用於大樓自動化的相關應用。這些相關應用為主的產品,經常結合不同功能,整合於單一裝置上(L‑INX自動化伺服器、具備IP通訊能力的L‑IOB I/O模組、控制器、L‑ROC房間控制器、L‑GATE閘道器、L‑VIS觸控面版),使得同一種產品可以用於不同的任務。例如,L‑GATE除了當作閘道器使用外,還具有能提供視覺化介面的動態網站或紀錄歷史趨勢資料。L‑INX自動化伺服器是可程式化的控制器,但也可以視所支援的通訊協定,當成閘道器使用。
我們有高標準的產品研究、開發與生產流程。為了提供客戶相同的高標準,只有通過合作夥伴認證計劃的公司才能購買可程式化的控制器。
對於所有的功能,羅伊特確保設定與運作的基本流程正確性。設定流程在每一種裝置都一樣。不論在整合不同網路通訊技術、建立排程、警報條件、趨勢紀錄與設計圖形化專案上也都相同。若要有效的完成工作(視網路技術而定),使用者可以透過網路掃描或檔案匯入方式,建立單一資料點或建立能夠套用在所有裝置上的設定模板。使用單一設定工具,在同一系列產品上(例如,L‑INX自動化伺服器、L‑IOB I/O模組、L‑IOB I/O控制器與L‑GATE閘道器),可以顯著減少使用羅伊特產品時所需花費的學習成本。
單一設備上的不同功能組合與一般性的設定與操作流程,使得在選擇羅伊特產品應用在不同的功能需求上,有極大的彈性。接下來將介紹所有羅伊特產品提供的功能。若需要更詳細的功能資訊,請參考產品手冊。產品手冊可以在我們的網站上下載。所有功能以圖形方式表示,並會在後續的產品分類描述中使用。


在單一個羅伊特裝置上,可定義每個資料點的警報發生條件。這些設定與所使用的通訊技術(CEA‑709, BACnet, DALI, M‑Bus, Modbus, KNX, ...)或L‑IOB I/O模組的實體資料點相互獨立。

在單一個
整合電子郵件使用者端的程式,定時或以事件驅動方式傳送訊息。訊息格式可以使用多行的文字顯示。文字可包含固定文字與可置換變數。可置換變數在傳送時由系統置換成對應資料。警報紀錄與趨勢紀錄可以自動以CSV格式的附加檔案隨電子郵件寄送。
物聯網帶來了網路介面的設備,例如多媒體投影儀、A / V系統、智慧電視或智慧燈具。LOYTEC突破性的將物聯網設備全部整合在一起。簡而言之,如果您可以透過應用程式控制它,就可以將其整合到大樓樓宇自動化系統或觸控面板。
搭配 LTE-800 介面直接透過SMS發送訊息,SMS 可包含可設定的文字與可替換變數,在傳輸時可以將資料點的內容置換成實際數值。SMS 可以按照時間或特定事件(例如:警報)發送,可以簡化傳送SMS警報通知的工作,SMS 訊息傳送可設定短時間內集中發送,或長時間的傳送率。
乙太網路綜合許多不同的網路技術、軟體(通訊協定)、硬體(電纜、集線器、介面卡….等),使用於有線的區域網路(LAN)。於1983年發佈的IEEE 802.3標準,發展至今已成為最廣為使用的LAN技術。以封包交換的網路而言,乙太網路屬於ISO/OSI分層架構的第1與第2層,並定義位址與媒體存取方式。乙太網路是一個通用的網路技術基礎(例如:TCP/IP或UDP/IP都是以之為基礎),而且可以多工處理其他應用通訊協定(例如:HTTP、FTP、IP‑852、BACnet、KNXnet/IP)

BACnet (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network)是大樓自動化的通訊協定標準 (ISO 16484: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systems - Part 5: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)。在1980年代末期,由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, Refrigerating and Air-Conditioning Engineers (ASHRAE)發展。網路通訊方式,以BACnet物件為主。物件由1個BACnet裝置以伺服器物件(Server Objects)方式發佈,其他BACnet裝置以使用者端形式,連接此BACnet伺服器物件。網路整合由各廠商特有的設定工具完成。
BACnet Operator Workstation用於提供操作員日常管理時,所需要的資訊與相關編輯功能。除了檢視與編輯BACnet物件,Operator Workstation也可用來顯示趨勢紀錄、排程、及其他特殊化的物件、報表與圖形。BACnet Operator Workstation當警報發生時,可通知操作員進行警報確認、提供警報綜合的資訊及允許調整警報類比物件的域值。
DALI (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)是使用於燈光控制的通訊協定,此標準訂定於IEC 60929的Annex E與IEC 62386。DALI通訊協定是適用於使用DALI介面,調整亮度與開關安定器(Ballast)的燈光控制子系統。使用DALI短位址(Short address)可獨立控制或查詢安定器(Ballast)。DALI群組可隨意設定於燈光情境控制。雙向通訊允許DALI安定器回報操作參數與錯誤。雖然DALI按鈕與多感測器未包含於DALI標準內,但個別廠商仍可使它們相互運作。DALI標準也訂定使用DALI介面的緊急燈光系統測試。DALI系統中,DALI Master以主從式方式,控制與查詢其他DALI裝置。多重主機的功能允許在同一個通道內存在多個DALI Master.
1990年代末期,LON(Local Operating Network)由Consumer Electronics Association (CEA)以”Control Network Protocol”為題建立CEA‑709標準。時至今天,CEA‑709通訊協定也成為國際化標準ISO/IEC 14908。
較新版的 DALI-2 標準也納入開關、多重感測器、總線電源供應器和控制系統,以及燈具或 ECGs。DALI-2 裝置必須經過數位照明介面聯盟(DiiA)認證,才有資格使用 DALI-2 標章。DALI-2 認證與市場上舊式 DALI 系統 (版本 1) 相較之下,可顯著提昇相互操控性與附加功能。LOYTEC 建議使用 DALI-2 認證的各項裝置。DALI 與 DALI-2 裝置可在同一 DALI 通道內同時使用。
EnOcean是一種無線電訊協定,使用於大樓自動化的無線產品,並規範於國際標準ISO/IEC 14543‑3‑10。開關裝置(類似於EnOcean感測器)只需要少量電力傳送無線電訊號。電力透過開關時(energy harvesting)的壓電現象(Piezoelectricity)、太陽能板或帕兒帖元件(Peltier)產生。
KNX 是一種大樓自動化的通訊協定,已成為國際認證ISO/IEC 14543‑3“居家電子系統”標準。KNX使用於居家自動化,亦可使用於商業大樓自動化。在KNX網路中,感測器與致動器需指定1組通訊物件。每個通訊物件代表一種型態的數值。例如,溫度、交換器狀態或設定點。通訊物件依靠群組地址互相通訊。感測器傳送一個包含電流值的訊息,給屬於相同群組的致動器。為了讓不同廠商製造的裝置能相容,通訊物件使用預先定義好的標準資料點型態設定(DPT)。在KNX系統的網路整合,使用以資料庫為基礎的、跨廠商的安裝工具(ETS-Engineering Tool Software)
M‑Bus (Meter-Bus)為歐洲標準(EN 13757‑2, EN 13757‑3),使用於遠端儀表讀取。M‑Bus是一種串列匯流排,並使用主從式架構設計。主要M‑Bus儀表,可以要求數個網路內的從屬M‑Bus儀表傳送資料。主要M‑Bus儀表使用電壓調變訊號(Voltage-modulated signal)傳送資料到從屬M‑Bus儀表。從屬M‑Bus儀表傳送資料到主要M‑Bus儀表,則使用電流調變訊號(Current-modulated signal)。M‑Bus裝置可由匯流排供電。匯流排供電的最大裝置數量與M‑Bus的收發器有關。
Modbus是一種開放通訊協定,而且是業界實際使用的主從式架構為協定。最早設計於1970年代,用在PLC間的資料交換。直到現在,Modbus依然是被廣泛使用在整合場域中各個裝置的介面。Modbus裝置使用串列式介面或TCP/IP通訊。Modbus TCP定義了使用TCP/IP的通訊規則,並屬於IEC 61158標準的一部分。Modbus裝置使用暫存器做資料交換,資料交換格式需定義暫存器型態、位址與長度。此外,資料型態與位元組次序也必須指定,才能正確解讀Modbus資料。這些設定需要廠商的特殊工具才能完成。
MP-Bus 可控制 HVAC 風門致動器、節流閥或 VAV 氣流量。 這是由搏力謀 (Belimo®) 公司所研發的主/從匯流排架構。 對於網路型態並無特殊限制。 可適用的網路型態包括星形、環形、樹形及混合形。MP-Bus(多點匯流排)乃是由三根導線 24 V(AC 或 DC)、GND 及 MP 數據線所組成。
標準馬達介面(Standard Motor Interface, SMI) 是一個滙流排協議,用於控制 SMI 遮陽簾馬達進行動作。細究之,SMI實為一數位介面,其優點在於得以併聯方式連接捲簾以及遮陽馬達。再者,自動化控制器也可自馬達獲取反饋資訊,使得參數設定得以更具彈性。這使得電報 (telegram) 資訊能夠在一致的介面上進行交換,從控制器到馬達是如此,反之亦然。來自不同製造商的SMI 馬達即可彼此相容無礙。對於以市電供電的馬達而言,無論是馬達或控制器均以5‑芯線材進行供電,不僅可供電也可同時傳送資料,控制器和馬達之間的距離也可延伸達 350 公尺。每個SMI 通道可以併聯方式連接多達16具馬達。此種方式相較於現有的傳統技術,可以顯著的降低硬體設置成本。甚至在併聯運作時,馬達的狀態仍得以被遮陽控制器所查詢。捲簾及 SMI 馬達所驅動的遮陽設置也可加以設定進行運作,而無需使用控制器。SMI 馬達提供一個設定模式,可藉由簡單按鈕動作啓動馬達。此同一介面對於低壓馬達也可適用。這代表室內遮陽設置也可進行智能式的精確控制。低壓馬達可經由SMI LoVo 的標識來加以確認。
OPC是一個實際使用於自動化產業的交互通訊標準。經常被使用於大樓自動化的管理層與自動化層之間的資料交換。OPC是一個不同規格與版本的集合,可以彼此獨立實做開發且不互相影響。
支援安全性OPC伺服器的
當
WLAN適用於IEEE 802.11標準的區域無線網路。用於擴充有線乙太網路的


閘道器功能允許所有可用的通訊技術執行資料交換。資料交換藉由使用”連線”來連接使用不同技術的資料點。可支援”一對多”與”多對一”的連線方式。所有連線可以包含簡單與複雜的計算。不同工程建制單位可自動轉換。複雜或是需重復設定的連線,可以使用模板建立。模板可協助事先建立定義好的路由建構模組。連線可分成本機連線與全域連線。設定工具裡面,智慧自動連接(Smart Auto-Connect)功能,可以使用於手動或自動連線建立。自動建立連線可以減少工程施工的時間及避免設定錯誤的發生。
本機連線用於整合與連接不同網路技術資料點於單個
全域連線提供與本機連線類似的功能,但可以使用IP網路跨2個或多個
L‑INX或L‑ROC裝置的LIOB‑Connect埠,可以連接LIOB‑10x模組,並提供電力與通訊而不需使用額外電纜。最多可連接24個L‑IOB I/O模組。亦即最多串接24個LIOB‑10x裝置。最初的4個LIOB‑10x可以直接連結。從第4個LIOB‑10x之後,必須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,使用L‑IOB A4與LIOB‑A5轉接器(Adapter)的LIOB‑Connect鏈。
LIOB‑FT埠允許遠端操作LIOB‑15x模組。可使用任意拓樸,連接最長500 m或使用匯流排拓樸,連結超過500 m長度的的雙絞線。不同的L‑INX自動化伺服器型號、L‑IOB IP I/O型號或L‑ROC房間控制器型號,最多可連接的LIOB‑15x模組數量也有所不同。
埠允許遠端操作LIOB‑45x模組,並使用乙太網路/IP(100Base-T)連接。最多可支援的LIOB‑45x模組數量,依所使用的L‑INX自動化伺服器、L‑IOB IP I/O控制器或L‑ROC房間控制器的型號而有所不同。不支援使用NAT路由器通訊功能。
所有L‑IOB I/O控制器擁有I/O控制功能。本機端的I/O控制對於應用程式與內部程式而言,到底是本機端還是遠端的I/O都沒有影響。本機端的I/O參數化,透過設定程式或裝置的網路介面完成。
包含使用者自行定義公式的數學物件,可以在資料點上執行數學運算。一個數學物件使用多個資料點當成輸入變數,並根據公式計算出結果。計算的結果可以輸出到多個資料點。當任一個資料點的數值產生變化時,即執行運算。當所有輸入包含正確合法數值時才會計算。亦即沒有任一個資料點可以包含異常數值。
使用圖形化程式語言環境的L‑LOGICAD(IEC 61131‑3 標準),提供功能區塊(Function Blocks, FB)或結構化文字(Structured test, ST)方式開發應用程式。混合使用不同程式語言於同一個專案是可行的。IEC 61131‑3程式軟體,允許線上透過乙太網路(Ethernet/IP)或TP/FT‑10通道(視硬體版本而異)執行線上測試。IEC 61131‑3應用程式,可以在不中斷執行的情況下更新。L‑LOGICAD提供眾多工具,可使用在診斷與偵錯、委任(Commission)與額外服務功能區塊(例如:強制更新)。當使用圖形化的離線模擬方式開發時,可以早期發現錯誤。示波器與邏輯分析功能,可以定期或定時顯示對應的數值。加入監看頁面視覺化地呈現與修改執行時期數值。L‑LOGICAD可以存取所有資料點與裝置內參數,並於邏輯程式內做處理。程式運作與所使用的通訊技術或L‑IOB I/O模組彼此獨立。
應用式專案使用視覺化開發系統L‑STUDIO(IEC 61499 標準)建立,並使用功能區塊(Function Block, FB)方式開發。在L‑STUDIO程式開發環境,每個在IP網路內的控制器,都視為擁有資料點的運算資源(Computing resource)。L‑STUDIO佈署應用程式於連網的控制器,並在控制器間自動建立連線。事件為主的程式執行方式,可以做到快速反應。作為新的自動化研究途徑,我們將其命名為雲端控制(“Cloud Control”)。一個任意的功能集合,可以對應到控制器雲。嚴格的物件導向程式開發方法,允許有效的重復運用先前開發的功能。眾多的除錯與監看功能,允許建立一個執行階段的全大樓問題排除功能。
L-STUDIO已成為L-ROC系統的整合平台,用於個別區域控制裝置。 使用新版本的L-STUDIO 3.0,LOYTEC將根據行業標準IEC 61131通過開發環境擴展編程功能。
視不同裝置型號,有多種不同的裝置備份與還原方式。原則上,所有內建Web伺服器的
LWEB‑900提供清晰的所有裝置狀態概觀並提供每個裝置的詳細資料(例如,裝置類型、名稱、IP位址、韌體版本、設定檔、程式檔..等等)。韌體更新可以在單一裝置或裝置的群組執行。備份功能確保所有相關裝置設定被定期保存下來。若有任何裝置需要置換,裝置設定可以簡單的還原到新裝置上。依據型號不同,可以使用LCD介面或LWEB‑900使用者端程式還原。
LWEB‑900使用集中化資料庫,管理及設定所有
資料點藉由名稱與路徑的唯一性作為區別的基礎。使用LWEB‑900,您可以定義辨識鍵的設定並為每個資料點設定一個辨識鍵值。辨識鍵的設定可以在LWEB‑900專案間匯出與匯入。
內建SNMP伺服器(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)提供可使用於其他IT工具的裝置網路管理資訊。透過SNMP代理程式可以透過標準MIB(Management Information bases)取得狀態與統計資訊、系統暫存器與所有OPC發布且可以讀取與監控的資料點,並可以送出警報。
VNC (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)服務提供使用密碼保護機制,允許從遠端操作

圖形視景協助大樓區域的視覺化操作。每個圖形視景可包含大量的動態顯示元件呈現目前狀態值。LWEB‑900的軟體功能包含圖形化視景的操作介面,並且提供分散式的LWEB‑900使用者端程式透過WEB Service使用相同的視覺化功能。
大多數的
LWEB‑900提供每個使用者不同的工作環境。每個使用者登入後,系統提供每個使用者依照其需要客製的視野(Perspective)。視野 (Perspective)定義哪些視窗需要開啓及如何排列於螢幕中。使用者可以定義不同的視野使用於不同工作或任務,並可以在視野間快速切換。
LWEB‑900可以用趨勢紀錄資料建立報表。例如,透過報表呈現大樓電力的使用狀況。報表的建立可以使用下列方式:
LWEB‑900參數視景允許使用者有效率的設定分散於多個裝置上得操作參數。例如,房間溫度控制、燈光控制、遮陽簾控制等參數,可以使用不同的參數視景呈現。每個參數視景以矩陣方式呈現,矩陣內的數值即代表一個參數。參數也可以自由的在矩陣中,按照不同功能或排列方式移動位置。例如,將數個不同房間的遮陽簾控制的參數,排放在相近位置,使用時,只需要少數幾個動作就能修改裝置的數值。
LWEB‑900監控視景中,可以觀察到即時的資料點數值。依據資料點類型,數值可以在監控視景中修改或編輯。也可以看到實際正在網路中發生的狀態。

L-STAT是使用最新式且具備簡潔外觀,適用於各種室內設計的房間控制裝置。使用Modbus介面直接連接到控制器,例如LIOB‑AIR或L‑ROC。